中文      English
 
 
世界軌道交通資訊網(wǎng)

南京地鐵寧句城際青龍山隧道提前貫通

2020-09-10 來源:南京地鐵
本文摘要:南京市第一條跨市合作項目寧句城際再次傳來利好消息,青龍山隧道提前貫通,意味著南京市與句容市,構建南京一小時都市通勤圈,促進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南京市第一條跨市合作項目寧句城際再次傳來利好消息,青龍山隧道提前貫通,意味著南京市與句容市,構建南京一小時都市通勤圈,促進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千米青龍山隧道通了
 
  寧句城際全長43.642km,其中高架與地面過渡段長約26.866km、地下段長約16.776km。全線共設車站13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6座,平均站間距為3.578km。線路起點為南京東部綜合換乘樞紐馬群站,終至句容高鐵站。
 
  此次貫通的青龍山隧道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北側隔寧杭公路(S122)與湯山相望,隧道總長度約1061.736m。
 
  “該工程施工難度大,地質情況復雜,前期推進困難大。”中國電建項目負責人介紹說,青龍山隧道明洞段位于礦坑整治回填區(qū)(宕口段),回填材料種類繁多,物理參數(shù)多變;暗埋段因地質運動年代久遠,地層變化多樣,巖面起伏,前期推進困難大,具體施工作業(yè)難點多等特點。此次提前貫通彰顯了“咬定工程不放松、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建設素質。
 
  開創(chuàng)國內地鐵工程斜拉橋之最
 
  除了青龍山隧道,小編還了解到,整條寧句城際還“凝聚”出了不少創(chuàng)新點。寧句城際中的矮塔斜拉橋位于東郊小鎮(zhèn)站與古泉站之間,橋位跨越規(guī)劃三環(huán)匝道、寧杭公路(S122),全長340m,主橋跨徑布置為三孔雙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主塔為獨柱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塔梁固接塔墩分離體系。該橋也是國內地鐵工程領域中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工程,是寧句城際地鐵沿線的重要景觀工程之一。建成后,斜拉橋兩座主塔比翼齊飛,大氣磅礴,開創(chuàng)了國內地鐵工程斜拉橋之最。
 
  首次引進混凝土自修復技術
 
  所謂混凝土自修復技術,原理是模仿生物組織損傷愈合機能在混凝土中添加微生物自修復劑,形成智能型混凝土自修復系統(tǒng)。形象的說就是土也能像生物一樣能夠自我修復,自我愈合。與傳統(tǒng)的被動修復技術相比,混凝土微生物自修復技術能自動感知裂縫的產(chǎn)生,及時在開裂處誘導礦化,從而實現(xiàn)主動修復,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混凝土裂縫自修復能力,大大降低開裂混凝土的滲透性,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延長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而且該技術具有清潔無污染,操作便捷等優(yōu)點,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也是南京地鐵施工中首次引進使用此項新技術。
 
  施工單位之所以化身“女媧”給土賦予“靈性”是因為寧句城際又遇到了施工中的難啃的“硬骨頭”——復雜的地質。寧句城際范圍內地表分布眾多水體,且區(qū)間地層以粉砂夾砂質粉土和粉砂層為主,地層水位較高,含水豐富,工程地質環(huán)境復雜,對于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混凝土防裂、抗裂,防滲漏水要求較高。這項新技術大大解決了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混凝土防水與高架預制混凝土外觀質量控制技術難題。
 
  
 

相關文章

?! ☆}
 
 
 
封面人物
市場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總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南京地鐵寧句城際青龍山隧道提前貫通

南京地鐵

  南京市第一條跨市合作項目寧句城際再次傳來利好消息,青龍山隧道提前貫通,意味著南京市與句容市,構建南京一小時都市通勤圈,促進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千米青龍山隧道通了
 
  寧句城際全長43.642km,其中高架與地面過渡段長約26.866km、地下段長約16.776km。全線共設車站13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6座,平均站間距為3.578km。線路起點為南京東部綜合換乘樞紐馬群站,終至句容高鐵站。
 
  此次貫通的青龍山隧道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北側隔寧杭公路(S122)與湯山相望,隧道總長度約1061.736m。
 
  “該工程施工難度大,地質情況復雜,前期推進困難大。”中國電建項目負責人介紹說,青龍山隧道明洞段位于礦坑整治回填區(qū)(宕口段),回填材料種類繁多,物理參數(shù)多變;暗埋段因地質運動年代久遠,地層變化多樣,巖面起伏,前期推進困難大,具體施工作業(yè)難點多等特點。此次提前貫通彰顯了“咬定工程不放松、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建設素質。
 
  開創(chuàng)國內地鐵工程斜拉橋之最
 
  除了青龍山隧道,小編還了解到,整條寧句城際還“凝聚”出了不少創(chuàng)新點。寧句城際中的矮塔斜拉橋位于東郊小鎮(zhèn)站與古泉站之間,橋位跨越規(guī)劃三環(huán)匝道、寧杭公路(S122),全長340m,主橋跨徑布置為三孔雙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主塔為獨柱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塔梁固接塔墩分離體系。該橋也是國內地鐵工程領域中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工程,是寧句城際地鐵沿線的重要景觀工程之一。建成后,斜拉橋兩座主塔比翼齊飛,大氣磅礴,開創(chuàng)了國內地鐵工程斜拉橋之最。
 
  首次引進混凝土自修復技術
 
  所謂混凝土自修復技術,原理是模仿生物組織損傷愈合機能在混凝土中添加微生物自修復劑,形成智能型混凝土自修復系統(tǒng)。形象的說就是土也能像生物一樣能夠自我修復,自我愈合。與傳統(tǒng)的被動修復技術相比,混凝土微生物自修復技術能自動感知裂縫的產(chǎn)生,及時在開裂處誘導礦化,從而實現(xiàn)主動修復,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混凝土裂縫自修復能力,大大降低開裂混凝土的滲透性,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延長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而且該技術具有清潔無污染,操作便捷等優(yōu)點,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也是南京地鐵施工中首次引進使用此項新技術。
 
  施工單位之所以化身“女媧”給土賦予“靈性”是因為寧句城際又遇到了施工中的難啃的“硬骨頭”——復雜的地質。寧句城際范圍內地表分布眾多水體,且區(qū)間地層以粉砂夾砂質粉土和粉砂層為主,地層水位較高,含水豐富,工程地質環(huán)境復雜,對于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混凝土防裂、抗裂,防滲漏水要求較高。這項新技術大大解決了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混凝土防水與高架預制混凝土外觀質量控制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