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條觀光地鐵”,是得還是失?
2010-03-02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未知 瀏覽次數(shù):地鐵是舒適、快捷、準時的交通工具,而廣州地鐵除此之外,還兼具所謂的觀光功能。不過,這個“特色”于市民究竟是得還是失?前幾天廣州“回南天”,廣州變成了“潮州”之余,還起了大霧,以致地鐵四號線多個高架區(qū)間不得不實施限速行駛,部分列車也因此延誤。此前遭遇臺風、掛8號風球等,四號線也曾一度停運或?qū)嵭邢匏?。當然這不能怪地鐵公司,他們只是出于安全考慮,是必須的。問題是,這個“觀光地鐵”為何非得走地上且高架不可?如此設計的后遺癥又是什么?有關方面對此可曾作科學論證、評估?
本來地鐵的優(yōu)勢之一就在于不受天氣影響。然而,四號線卻完全沒法體現(xiàn)這一優(yōu)點。談到坐四號線的感受,市民普遍反映就是速度慢,即使是風和日麗,高架區(qū)間的運行速度也較慢,有市民反映甚至它不如城郊的公交車快,而一旦遭遇霧、雨、電、風,就得實施限速甚至停運,快捷、準時大打折扣。試想我一早坐地鐵上班,可不是來觀光的,也不是來沐浴風雨、觀霧霾的。即使有閑情觀霧吧,但專家又說,廣州的霧其實不是霧,而是霧和灰霾的混合物,俗稱“霧霾”,這種天氣對健康是有害的。起個大早上班,不但受阻于途,還要被迫在高架鐵軌觀霧霾籠罩下的城市,徒嘆奈何。四號線開通之時,即被命名為“首條觀光地鐵”,確實,觀光嘛,慢一些是必須的,好比臺灣阿里山的觀光火車,主要功能并不是交通運輸,而是看風景。所以,建議有關方面繼續(xù)宣傳四號線的特色,將其打造成名符其實的“觀光地鐵”,以便讓有意觀光者繼續(xù)觀光,心急趕路的市民也好避讓。如此,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