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軌道交通資訊網

重慶軌道交通:按下智慧城軌“加速鍵” 助

2022-08-23 來源:重慶軌道交通
本文摘要:  軌道交通在城市發(fā)展中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軌的建設更是詮釋了智博會5年來不變的主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那么...
  軌道交通在城市發(fā)展中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軌的建設更是詮釋了智博會5年來不變的主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那么,圍繞著年度主題“智慧城市”,重慶軌道交通又有哪些成果呢?
 
  智能化+四網融合: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CBTC系統(tǒng)示范應用項目
 
  “不下車就把我從4號線帶到環(huán)線了,感覺很神奇,而且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真的很方便。”體驗了直快列車的黃女士為重慶軌道交通的“黑科技”點贊。
 
  “人換乘”到“車換線”的實現(xiàn),源于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CBTC系統(tǒng)(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示范應用項目(以下簡稱“CBTC系統(tǒng)”)。
 
  簡單來說,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就是指同一列車在不停車和不改變駕駛模式的情況下,通過聯(lián)絡線,從一條線路跨行到另一條線路。
 
  它不同尋常之處在于CBTC系統(tǒng)的“加持”。這一系統(tǒng)打破了原有軌道交通信號系統(tǒng)廠家之間的技術壁壘,填補了國內國際相關技術標準的空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xiàn)了軌道交通由傳統(tǒng)的單線獨立運營向網絡化跨線運營的重大突破,為城市軌道交通、市域(郊)鐵路、城際鐵路和干線鐵路的“四網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
 
  2020年9月,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環(huán)線”首次跨線載客運營,已經讓市民大開眼界:從地鐵環(huán)線重慶圖書館站到地鐵4號線唐家沱站僅需35分鐘,乘客無需換乘,比普通班次列車運行時間減少約13分鐘。
 
  2021年12月,重慶更是實現(xiàn)全國首例軌道交通三線互聯(lián)互通——從地鐵4號線唐家沱站上車,中途無需換乘,便能經過地鐵環(huán)線,一車直達地鐵5號線跳磴站,全程可節(jié)約出行時間33分鐘。
 
  CBTC系統(tǒng)是軌道集團開展自主研發(fā)的縮影。插上科技創(chuàng)新的翅膀,重慶軌道交通越發(fā)智慧。
 
  智能化+品質提升:智慧乘客服務體系
 
  “電梯口、進出站的地方、衛(wèi)生間都能看到各種相關的信息,很方便,也很‘洋氣’。”在重慶首個智慧軌道交通示范車站——地鐵國博線國博中心站,多處綜合信息顯示設備向乘客展示著首末班車、列車到站、衛(wèi)生間使用情況等信息,獲得廣泛好評。
 
  對乘客來說,車站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在智慧城軌的藍圖里,自然少不了智慧車站的身影。
 
  “以前開關站需要工作人員到每個出入口,手動打開或關閉卷簾門,現(xiàn)在只需一鍵,車站卷簾門、照明系統(tǒng)、AFC(自動售檢票系統(tǒng))、PIS(乘客信息系統(tǒng))等設備就可以自動完成檢測、開關。整個過程耗時由原來的近20分鐘減少到7分鐘左右,效率明顯提高了。”國博中心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到。
 
  一鍵開關站是車站“智力”的小小體現(xiàn)。除此之外,智慧導引、能源管控、視頻分析、環(huán)境監(jiān)測、智慧安檢、智慧衛(wèi)生間等18個智慧場景,在國博中心站都能見到。
 
  除了國博中心站,地鐵國博線悅來站與地鐵環(huán)線重慶西站、鳳鳴山站也都具備綜合信息服務、視頻與扶梯聯(lián)動、智慧客服、自主票卡服務等功能,是重慶軌道交通車站中的“智慧擔當”。
 
  未來,在地鐵5號線北延伸段和10號線二期(蘭花路-鯉魚池段),也都能體驗到智慧車站。
 
  智慧手段助力運營服務水平的提升還體現(xiàn)在“碼上”。
 
  成渝軌道交通APP二維碼乘車互聯(lián)互通的實現(xiàn),是成渝軌道集團在助力“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建設上的有益嘗試,也是智慧城軌的建設成果之一。
 
  “現(xiàn)在成都和重慶坐軌道交通用一個APP就行了,真的很方便。”家住重慶的羅先生在成都工作,每到周末他就會搭乘軌道交通與高鐵,在公司與家之間往返。成渝軌道交通二維碼互通后,他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人性化服務帶來的便捷。
 
  重慶軌道交通官方APP“渝暢行”的“朋友圈”還在擴大——北京、上海、廣州地鐵APP也與“渝暢行”實現(xiàn)乘車二維碼互通;與重慶區(qū)縣公交乘車二維碼的連通,密切了重慶主城與區(qū)縣的聯(lián)系;“渝暢行”的“乘車碼”與“渝康碼”合二為一(在“乘車碼”生成前對“渝康碼”進行自動核驗),為市民乘客提供多一份的安全與便利……
 
  “智慧”正在滲透進重慶軌道交通的各個領域,以智能化的手段讓市民乘客感受到運營服務的極致體驗,是重慶軌道交通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題中之義。
 
  智能化+工程管理:建設安全信息化平臺
 
  “認證成功,請通行。”從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第一關——實名制通道開始,BIM(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技術交底、揚塵噪聲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全方位無死角球機監(jiān)控、定時噴淋設施、焊煙處理器、倒車影像系統(tǒng)、智慧安全體檢中心、公共區(qū)域人體感應燈、技術交底二維碼、宿舍入住人員二維碼……各種先進設施設備散發(fā)出濃濃的科技氣息。
 
  這便是重慶軌道交通的“智慧工地”,它讓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由“人防”轉變?yōu)?ldquo;技防”。
 
  “智慧工地”是軌道集團建設安全管理平臺下沉到施工現(xiàn)場的生動實踐。建設安全管理平臺作為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的“智慧大腦”,集成了遠程視頻會議、監(jiān)控、人員值守等功能,工作人員不在現(xiàn)場,也能完成安全風險管理、隱患排查與治理、視頻監(jiān)控、文明施工形象管理、應急管理、在線教育、智慧工地管理等工作。
 
  目前,建設安全信息化平臺已在地鐵4號線西延伸段、18號線北延伸段、24號線一期等項目中全面應用。未來,所有在建線路都將借助這一平臺開展建設管理,實現(xiàn)重慶軌道交通高質量建設。
 
  信息化、智慧化讓重慶軌道交通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有“顏值”、有品質。
 
  智能化+綠色工程:生態(tài)智慧軌道示范線
 
  當智慧的軌道交通注入綠色的力量,會發(fā)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地鐵24號線將給出答案。
 
  作為“生態(tài)智慧軌道示范線”的24號線,將智慧城軌詮釋得淋淋盡致:智慧的頂層設計——首次在軌道交通行業(yè)將生態(tài)與智慧有機結合,構建智慧運營、維保、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藍圖,形成可持續(xù)的產品生態(tài)池;智慧的融合平臺——革命性地在軌道交通領域提出IT(信息技術)與OT(運維技術)兩化融合,形成產品建設、調試、運維的標準體系;智慧的前沿技術——將物聯(lián)網、云平臺技術融入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中,用數據生態(tài)化實現(xiàn)技術疊加再創(chuàng)新;智慧的綠色建筑——首次打通軌道交通綠色建筑實施路徑,以生態(tài)為主線,以融合平臺為基礎,打造全國首批“綠色+智慧”生態(tài)車站,建設真正的“綠色軌道”。
 
  “依托著24號線,我們將建立生態(tài)智慧運維服核心系統(tǒng),結合生態(tài)型車站建設試點,攻克行業(yè)技術壁壘,提升軌道交通生態(tài)綠色整體水平,緩解長期以來軌道交通的運維壓力,提升客運服務能力,從而全面提高智慧城軌管理與決策水平。”相關負責人對24號線生態(tài)智慧城軌融合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的應用前景很是看好。
 
  軌道集團的智慧藍圖遠不止這些——搭建1個云平臺,構建安全生產網、內部管理網、外部服務網3張網,在運營生產、運營管理、企業(yè)管理、建設管理、資源管理5個領域拓展應用……以智慧城軌為翼,為城市賦能,重慶軌道交通讓“智慧城市”的建設步伐更快、更實、更高質。

相關文章

?! ☆}
 
 
 
封面人物
市場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總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重慶軌道交通:按下智慧城軌“加速鍵” 助

重慶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在城市發(fā)展中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軌的建設更是詮釋了智博會5年來不變的主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那么,圍繞著年度主題“智慧城市”,重慶軌道交通又有哪些成果呢?

 
  智能化+四網融合: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CBTC系統(tǒng)示范應用項目
 
  “不下車就把我從4號線帶到環(huán)線了,感覺很神奇,而且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真的很方便。”體驗了直快列車的黃女士為重慶軌道交通的“黑科技”點贊。
 
  “人換乘”到“車換線”的實現(xiàn),源于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CBTC系統(tǒng)(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示范應用項目(以下簡稱“CBTC系統(tǒng)”)。
 
  簡單來說,重慶軌道交通互聯(lián)互通就是指同一列車在不停車和不改變駕駛模式的情況下,通過聯(lián)絡線,從一條線路跨行到另一條線路。
 
  它不同尋常之處在于CBTC系統(tǒng)的“加持”。這一系統(tǒng)打破了原有軌道交通信號系統(tǒng)廠家之間的技術壁壘,填補了國內國際相關技術標準的空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xiàn)了軌道交通由傳統(tǒng)的單線獨立運營向網絡化跨線運營的重大突破,為城市軌道交通、市域(郊)鐵路、城際鐵路和干線鐵路的“四網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
 
  2020年9月,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環(huán)線”首次跨線載客運營,已經讓市民大開眼界:從地鐵環(huán)線重慶圖書館站到地鐵4號線唐家沱站僅需35分鐘,乘客無需換乘,比普通班次列車運行時間減少約13分鐘。
 
  2021年12月,重慶更是實現(xiàn)全國首例軌道交通三線互聯(lián)互通——從地鐵4號線唐家沱站上車,中途無需換乘,便能經過地鐵環(huán)線,一車直達地鐵5號線跳磴站,全程可節(jié)約出行時間33分鐘。
 
  CBTC系統(tǒng)是軌道集團開展自主研發(fā)的縮影。插上科技創(chuàng)新的翅膀,重慶軌道交通越發(fā)智慧。
 
  智能化+品質提升:智慧乘客服務體系
 
  “電梯口、進出站的地方、衛(wèi)生間都能看到各種相關的信息,很方便,也很‘洋氣’。”在重慶首個智慧軌道交通示范車站——地鐵國博線國博中心站,多處綜合信息顯示設備向乘客展示著首末班車、列車到站、衛(wèi)生間使用情況等信息,獲得廣泛好評。
 
  對乘客來說,車站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在智慧城軌的藍圖里,自然少不了智慧車站的身影。
 
  “以前開關站需要工作人員到每個出入口,手動打開或關閉卷簾門,現(xiàn)在只需一鍵,車站卷簾門、照明系統(tǒng)、AFC(自動售檢票系統(tǒng))、PIS(乘客信息系統(tǒng))等設備就可以自動完成檢測、開關。整個過程耗時由原來的近20分鐘減少到7分鐘左右,效率明顯提高了。”國博中心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到。
 
  一鍵開關站是車站“智力”的小小體現(xiàn)。除此之外,智慧導引、能源管控、視頻分析、環(huán)境監(jiān)測、智慧安檢、智慧衛(wèi)生間等18個智慧場景,在國博中心站都能見到。
 
  除了國博中心站,地鐵國博線悅來站與地鐵環(huán)線重慶西站、鳳鳴山站也都具備綜合信息服務、視頻與扶梯聯(lián)動、智慧客服、自主票卡服務等功能,是重慶軌道交通車站中的“智慧擔當”。
 
  未來,在地鐵5號線北延伸段和10號線二期(蘭花路-鯉魚池段),也都能體驗到智慧車站。
 
  智慧手段助力運營服務水平的提升還體現(xiàn)在“碼上”。
 
  成渝軌道交通APP二維碼乘車互聯(lián)互通的實現(xiàn),是成渝軌道集團在助力“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建設上的有益嘗試,也是智慧城軌的建設成果之一。
 
  “現(xiàn)在成都和重慶坐軌道交通用一個APP就行了,真的很方便。”家住重慶的羅先生在成都工作,每到周末他就會搭乘軌道交通與高鐵,在公司與家之間往返。成渝軌道交通二維碼互通后,他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人性化服務帶來的便捷。
 
  重慶軌道交通官方APP“渝暢行”的“朋友圈”還在擴大——北京、上海、廣州地鐵APP也與“渝暢行”實現(xiàn)乘車二維碼互通;與重慶區(qū)縣公交乘車二維碼的連通,密切了重慶主城與區(qū)縣的聯(lián)系;“渝暢行”的“乘車碼”與“渝康碼”合二為一(在“乘車碼”生成前對“渝康碼”進行自動核驗),為市民乘客提供多一份的安全與便利……
 
  “智慧”正在滲透進重慶軌道交通的各個領域,以智能化的手段讓市民乘客感受到運營服務的極致體驗,是重慶軌道交通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題中之義。
 
  智能化+工程管理:建設安全信息化平臺
 
  “認證成功,請通行。”從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第一關——實名制通道開始,BIM(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技術交底、揚塵噪聲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全方位無死角球機監(jiān)控、定時噴淋設施、焊煙處理器、倒車影像系統(tǒng)、智慧安全體檢中心、公共區(qū)域人體感應燈、技術交底二維碼、宿舍入住人員二維碼……各種先進設施設備散發(fā)出濃濃的科技氣息。
 
  這便是重慶軌道交通的“智慧工地”,它讓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由“人防”轉變?yōu)?ldquo;技防”。
 
  “智慧工地”是軌道集團建設安全管理平臺下沉到施工現(xiàn)場的生動實踐。建設安全管理平臺作為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的“智慧大腦”,集成了遠程視頻會議、監(jiān)控、人員值守等功能,工作人員不在現(xiàn)場,也能完成安全風險管理、隱患排查與治理、視頻監(jiān)控、文明施工形象管理、應急管理、在線教育、智慧工地管理等工作。
 
  目前,建設安全信息化平臺已在地鐵4號線西延伸段、18號線北延伸段、24號線一期等項目中全面應用。未來,所有在建線路都將借助這一平臺開展建設管理,實現(xiàn)重慶軌道交通高質量建設。
 
  信息化、智慧化讓重慶軌道交通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有“顏值”、有品質。
 
  智能化+綠色工程:生態(tài)智慧軌道示范線
 
  當智慧的軌道交通注入綠色的力量,會發(fā)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地鐵24號線將給出答案。
 
  作為“生態(tài)智慧軌道示范線”的24號線,將智慧城軌詮釋得淋淋盡致:智慧的頂層設計——首次在軌道交通行業(yè)將生態(tài)與智慧有機結合,構建智慧運營、維保、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藍圖,形成可持續(xù)的產品生態(tài)池;智慧的融合平臺——革命性地在軌道交通領域提出IT(信息技術)與OT(運維技術)兩化融合,形成產品建設、調試、運維的標準體系;智慧的前沿技術——將物聯(lián)網、云平臺技術融入軌道交通運營、維保、服務中,用數據生態(tài)化實現(xiàn)技術疊加再創(chuàng)新;智慧的綠色建筑——首次打通軌道交通綠色建筑實施路徑,以生態(tài)為主線,以融合平臺為基礎,打造全國首批“綠色+智慧”生態(tài)車站,建設真正的“綠色軌道”。
 
  “依托著24號線,我們將建立生態(tài)智慧運維服核心系統(tǒng),結合生態(tài)型車站建設試點,攻克行業(yè)技術壁壘,提升軌道交通生態(tài)綠色整體水平,緩解長期以來軌道交通的運維壓力,提升客運服務能力,從而全面提高智慧城軌管理與決策水平。”相關負責人對24號線生態(tài)智慧城軌融合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的應用前景很是看好。
 
  軌道集團的智慧藍圖遠不止這些——搭建1個云平臺,構建安全生產網、內部管理網、外部服務網3張網,在運營生產、運營管理、企業(yè)管理、建設管理、資源管理5個領域拓展應用……以智慧城軌為翼,為城市賦能,重慶軌道交通讓“智慧城市”的建設步伐更快、更實、更高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