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軌道交通資訊網(wǎng)

渝新歐鐵路在國內(nèi)經(jīng)歷五種地貌

2013-08-07 來源:重慶時報
本文摘要:渝新歐鐵路從重慶到烏魯木齊總里程是3214公里,開行時間約43個小時。
  渝新歐鐵路從重慶到烏魯木齊總里程是3214公里,開行時間約43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橫跨中國西南、西北的國際鐵路貨運通道,要經(jīng)歷喀斯特、平原、丘陵、戈壁灘、沙漠等五種不同地貌,氣候類型也不同。
 
  7月31日,記者從重慶出發(fā)至陜西安康,高速公路兩旁的景象與重慶“兩翼”地區(qū)并無二致,俱為喀斯特地貌,郁郁蔥蔥,綠意盎然。
 
  安康出發(fā)穿越秦嶺隧道,經(jīng)漢中平原一直到麥積山,是典型的一馬平川。公路兩旁是平疇沃野,農(nóng)房、工廠鱗次櫛比,和成都平原、江漢平原相似。
 
  穿越麥積山隧道群時,地形地貌和秦嶺、大巴山相仿,不同的是山澗的河流變成了黃色的渭河,它是黃河最大的支流。
 
  進入甘肅南部地區(qū),高速公路和渝新歐鐵路長距離并行,公路、鐵路旁皆為丘陵,植被豐茂。這樣的景致一直持續(xù)到甘肅天水。過了天水往蘭州,路旁的綠色越來越少,到了最后樹幾乎不見蹤影,遠遠近近的黃土坡上只有星星點點的雜草。
 
  再往西穿越烏鞘嶺,便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不過,1000余公里的河西走廊,除了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guān)、玉門等,其他大多為戈壁灘。
 
  河西走廊在甘肅星星峽結(jié)束,渝新歐鐵路自此進入吐魯番盆地。同為西北大漠,吐魯番盆地的景象和河西走廊截然不同,這里屬于沙漠地帶,除了哈密、吐魯番等綠洲城市,渝新歐鐵路沿線已經(jīng)變成寸草不生的荒丘。
 
  尤其是吐魯番到烏魯木齊一段,近200公里里程,皆為紅色丘陵,烈日下如同燃燒的火焰。路牌顯示,這里是著名的火焰山,最熱的時候地表溫度超過80攝氏度。
 
  一位當?shù)厝烁嬖V記者,沙漠和戈壁交替的地形,將一直延續(xù)到阿拉山口渝新歐鐵路的出境口岸。
 
  西行漫記
 
  時間:8月5日-6日
 
  行程:甘肅嘉峪關(guān)-新疆哈密-烏魯木齊
 
  里程:1122公里
 
  古絲綢之路氣候或許沒有現(xiàn)在惡劣
 
  古絲綢之路的艱難,非親自走過不能感受。出嘉峪關(guān)往西,綿延上百公里都難看到一片綠色。即便是在被稱為塞上江南的河西走廊,記者沿途看到的絕大部分區(qū)域,也是荒涼的戈壁灘。漢代以來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供給問題如何解決?
 
  甘肅嘉峪關(guān)原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吳生貴介紹,長逾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平均每隔50公里設(shè)立一個驛站,解決商隊的吃喝問題,50公里正是商隊每日行進的正常距離。
 
  按照常理,驛站必須比鄰綠洲,否則糧草根本無法解決。試想,在茫茫沙漠中,前后上百公里沒有水草,驛站所需物資從何而來?
 
  記者推測,古代綠洲比現(xiàn)在多,以至于能夠支撐起每隔50公里建立一個驛站的需要。千百年后,沙進人退,如今人們能看到的綠洲已經(jīng)很少。
 
  中國西北地區(qū)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是學界的一致認識。據(jù)了解,作為整個河西走廊“母親山”的祁連山,最近幾年出現(xiàn)了嚴重的雪線上移、冰川退縮、草原退化、林木減少等現(xiàn)象。專家擔心,倘若任由形勢惡化,河西走廊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可能在50年內(nèi)全面惡化。

相關(guān)文章

?! ☆}
 
 
 
封面人物
市場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總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渝新歐鐵路在國內(nèi)經(jīng)歷五種地貌

重慶時報

  渝新歐鐵路從重慶到烏魯木齊總里程是3214公里,開行時間約43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橫跨中國西南、西北的國際鐵路貨運通道,要經(jīng)歷喀斯特、平原、丘陵、戈壁灘、沙漠等五種不同地貌,氣候類型也不同。

 
  7月31日,記者從重慶出發(fā)至陜西安康,高速公路兩旁的景象與重慶“兩翼”地區(qū)并無二致,俱為喀斯特地貌,郁郁蔥蔥,綠意盎然。
 
  安康出發(fā)穿越秦嶺隧道,經(jīng)漢中平原一直到麥積山,是典型的一馬平川。公路兩旁是平疇沃野,農(nóng)房、工廠鱗次櫛比,和成都平原、江漢平原相似。
 
  穿越麥積山隧道群時,地形地貌和秦嶺、大巴山相仿,不同的是山澗的河流變成了黃色的渭河,它是黃河最大的支流。
 
  進入甘肅南部地區(qū),高速公路和渝新歐鐵路長距離并行,公路、鐵路旁皆為丘陵,植被豐茂。這樣的景致一直持續(xù)到甘肅天水。過了天水往蘭州,路旁的綠色越來越少,到了最后樹幾乎不見蹤影,遠遠近近的黃土坡上只有星星點點的雜草。
 
  再往西穿越烏鞘嶺,便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不過,1000余公里的河西走廊,除了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guān)、玉門等,其他大多為戈壁灘。
 
  河西走廊在甘肅星星峽結(jié)束,渝新歐鐵路自此進入吐魯番盆地。同為西北大漠,吐魯番盆地的景象和河西走廊截然不同,這里屬于沙漠地帶,除了哈密、吐魯番等綠洲城市,渝新歐鐵路沿線已經(jīng)變成寸草不生的荒丘。
 
  尤其是吐魯番到烏魯木齊一段,近200公里里程,皆為紅色丘陵,烈日下如同燃燒的火焰。路牌顯示,這里是著名的火焰山,最熱的時候地表溫度超過80攝氏度。
 
  一位當?shù)厝烁嬖V記者,沙漠和戈壁交替的地形,將一直延續(xù)到阿拉山口渝新歐鐵路的出境口岸。
 
  西行漫記
 
  時間:8月5日-6日
 
  行程:甘肅嘉峪關(guān)-新疆哈密-烏魯木齊
 
  里程:1122公里
 
  古絲綢之路氣候或許沒有現(xiàn)在惡劣
 
  古絲綢之路的艱難,非親自走過不能感受。出嘉峪關(guān)往西,綿延上百公里都難看到一片綠色。即便是在被稱為塞上江南的河西走廊,記者沿途看到的絕大部分區(qū)域,也是荒涼的戈壁灘。漢代以來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供給問題如何解決?
 
  甘肅嘉峪關(guān)原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吳生貴介紹,長逾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平均每隔50公里設(shè)立一個驛站,解決商隊的吃喝問題,50公里正是商隊每日行進的正常距離。
 
  按照常理,驛站必須比鄰綠洲,否則糧草根本無法解決。試想,在茫茫沙漠中,前后上百公里沒有水草,驛站所需物資從何而來?
 
  記者推測,古代綠洲比現(xiàn)在多,以至于能夠支撐起每隔50公里建立一個驛站的需要。千百年后,沙進人退,如今人們能看到的綠洲已經(jīng)很少。
 
  中國西北地區(qū)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是學界的一致認識。據(jù)了解,作為整個河西走廊“母親山”的祁連山,最近幾年出現(xiàn)了嚴重的雪線上移、冰川退縮、草原退化、林木減少等現(xiàn)象。專家擔心,倘若任由形勢惡化,河西走廊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可能在50年內(nèi)全面惡化。